地址:襄阳市人民广场奔泰阳光城
十楼1002室
邮箱:xfxidianxinli@163.com
电话:18986362581
传真:0710-3448881
教育是一个家庭的头等大事,很多父母为了子女成材使出浑身解数。古今中外的学者总结过不少教育理念,在西方教育心理学中,“七个黄金规则”一直受到推崇。对此,我们邀请权威专家为大家解读。
界限规则 不发号施令
作为家长,你翻看过孩子的日记吗?进孩子房间前会先敲门吗?又或是当孩子和朋友打电话时,是不是会忍不住偷听几句?其实这些行为都是对孩子的不尊重。
在中国家庭中,家长和孩子常常欠缺“界限”,不少父母打着“我都是为了你好”的旗号,干涉子女的交友情况、人生选择等。武汉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杨健表示,父母只有懂得守住自己言行的边界,孩子才能成长为一个人格独立、身心健康的人。
教育子女的界线,往往体现在很多细微之处。比如,不随意翻看孩子的物品、尊重孩子的隐私、对于兴趣班的选择先间问孩子的意愿等。家长应在认知层面,真正地将孩子当作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平等地对待孩子,尊重其想法。在沟通上,家长要避免以长辈的姿态居高临下地对孩子“发号施令”,日常生活中尝试多聆听孩子的意见,并以一种探讨的方式同孩子平等地交流。
管理规则 及时立规矩
有些家长可能发现,自己的孩子在走进学校后变得难以适应。这很可能是因为,孩子年幼时没有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而学校明确的纪律和规范让孩子难以融人。管理规则是指,教育孩子一 定要树立起规范和规则。管理规则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起面对世界的秩序,也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孩子终身受益。
管理规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时间管理和行为管理。很多孩子都有拖延症,对孩子进行时间管理就非常重要。例如,什么时间一 定要起床、什么时间一 定要睡觉、什么时间一 定要完成某些事情等。而良好、文明的行为是当代社会的通行证,应在孩童时期就进行恰当的管理。例如,饭前便后要洗手、先写完作业再玩儿游戏、见到熟人要打招呼等。
杨健还提醒,管理规则应该遵循两点。一是简单明了。过于复杂的规范会让孩子没有动力完成,还会一 定程度上限制孩子行为,阻碍创造力的发展。第二是做好奖惩。如果孩子按规定完成事情,要给予奖励;如果没有完成,需要对其进行恰当的惩戒,惩戒需要提前同孩子商量好。
鼓励规则 夸赞要具体
很多家庭将孩子视为宝贝,经常把鼓励和夸赞挂在嘴边,哪怕是一些孩子本应做到的事情虽然在成长过程中适当给予鼓励和赞美,会让孩子有更大的动力去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但如果盲目、过度地鼓励、夸赞,可能会让孩子“迷失自我”。
专家表示,鼓励不应该是频繁的、廉价的,应该是在重要时刻进行,且有底线的。鼓励不能太随意,要在孩子确实取得了成长、成 功的时候给予,不能随便做了什么事情都鼓励、称赞。此外,鼓励应该是清晰的,不能是糗糊的。要以清晰的事实为依据对孩子进行认可,要让孩子清楚地感受到什么是对的、什么适值得鼓励的。
惩罚规则 决不能体罚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孩子在成长路上难免犯错,此时,适当惩罚十分必要。但如何惩罚,很多家长拿不准分寸,有的过于心疼,随便说两句就糊弄过去,起不到惩戒作用;有的则不顾及场合及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随意打骂。
虽然惩罚很有必要,但也要注意程度和方式、方法。首先,惩罚要及时。当孩子犯错后,家长要在当时进行惩罚,不能事后“翻旧帐”,否则会降低惩罚的效果。其次,惩罚要清晰明确。在惩罚孩子时一 定要清晰明确地告诉他,是因为什么事情做错了、错在什么地方,所以才要进行惩罚,只有这样,才能起到“惩戒”的作用。此外,不能对孩子进行体罚或变相的体罚,体罚对孩子的身体和心理会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家长可以根据犯错误的程度,对孩子的“福利”进行剥夺。比如,惩罚他“周末不能去游乐园”,让其体会到犯错后的“失去感”。
陪伴规则 关键在质量
时常陪伴只是为了让孩子不感到孤独吗?如果你这样以为那就错了。父母的陪伴甚至影响孩子人格、性格的养成。
一方面,陪伴在于质量不在于时间。一起搭积木、给孩子读睡前故事、带孩子到户外玩耍,在陪伴中适当传递真实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才是高质量的陪伴。另一方面,要针对孩子不同的成长阶段给予不同的陪伴。比如婴儿时期要多触摸孩子、多抱抱;学龄前,要多带孩子探索,并及时为孩子答疑解惑;学龄期,需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应多带孩子到科技馆、天文馆、图书馆等地方;青春期,自我意识开始成熟,应给予孩子安全独立的空间,保持尊重和理解,协助孩子发展自我。
归属规则 做坚强后盾
你的孩子在学校遇到不愉快的事回家后会和你说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家长就该反思下,孩子是不是缺乏归属感。“归属感”是指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让他知道“爸爸妈妈永远是坚实的后盾”以及“爸爸妈妈会永远支持我”。归属感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是一个人的自信心、底气和稳定情绪的重要来源。
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不在公共场合或有其他同龄伙伴在场时对孩子进行责骂,不要随意质疑孩子。
此外,要给孩子温暖、稳定的家庭氛围。情绪稳定、相亲相爱的父母,是孩子归属感的重要来源。夫妻双方要避免在孩子面前诋毁另一半,相互争执的父母只会让孩子感到不安。
运动规则 时间要保障
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孩子在成长期进行的体育运动,从时间安排到方式方法、运动难度等,都严重低于发达国家。杨健称,体育运动,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全方面的。身体运动不仅可以强健体魄,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身体基础,还可以为成长期的孩子提供一个开放、愉悦的心态。更重要的是,运动对大脑的发育、智能的发展也非常关键。美国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通过运动锻炼身体的协调性时,首先锻炼的是大脑的指挥系统,其次才是增强体格。
因此,家长应该保证孩子足够的运动时间。学龄前儿童每日不同强度的运动时间应该不少于180分钟,中等强度以上的运动时间不少于60分钟。另一方面,也需要增加运动的丰富程度。不同种类的运动带给孩子的益处是不同的,抛接球、跳跃、攀爬、腸足球等都会给孩子带来不一样的运动体验和益处,要让孩子多多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