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襄阳市人民广场奔泰阳光城
十楼1002室
邮箱:xfxidianxinli@163.com
电话:18986362581
传真:0710-3448881
想想生活中,有多少家长在学业面前能兼顾孩子的情绪?有多少人对孩子的失落,牢骚真放心上?更别说,很多人还存有“孩子年纪还小,不会得抑郁症”的执念。就算孩子确诊了,有些家长也不愿承认。然而,近几年的调研统计数据,令人无法淡定。
2021年3月1日,中国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国民心里健康发展报考”显示:青少年抑郁检出率高达24.6%。就是说,每5个孩子中,就约有1个存在抑郁状态。抑郁状态并非抑郁症,但也已高危。同年10月10日,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首 次发布的“中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研”显示:17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中,有3.2%的人被确诊抑郁障碍。什么概念?
作为一线的临床医师,陈旭的感受很具体。
该院的儿科病房常常爆满,其中,因抑郁症相关的问题住院的小患者,足足占了六成。现在更有低龄化趋势,陈医生诊治过的抑郁症患者,小只有5岁。这些孩子如果没有被发现,会怎样?
很多家长还是担心孩子被误伤。这并非毫无来由,有负面例子,就在上海。2021年11月16日晚,一份小学四五年级的心理调研问卷,在上海的家长圈中炸开了锅。“我恨我自己”“我长的不好看”“没有人会真的爱我”“我担心有不好的事情会发生在我身上。”
更让他们坐不住的是,共有120余道题目,其中就有近40道涉及自杀!就在几天前,教育部在答复政协我国委员会《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的=抑郁症防治措施的提案》时明确,要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该区火速执行,却给自己挖了个大坑。
据悉,当地所引用的调研量表,有几个量表“杂糅”,并无经过专门审核。而其中引用的“贝克自杀遗言量表”更不是给普通人做的,而是临床医生用于已有自杀倾向的患者,且适用对象为17岁及以上人群。
事件以教育局公开道歉,停止调研告终。但余波并未消除。大众,尤其是家长心中的疑虑更加深了。孩子本来对抑郁症没概念,做筛查会不会反而被带偏?如果孩子只是阶段性情绪不好,会不会被“误诊”为抑郁症?这个问题,有必要好好澄清。陈旭表示。
长宁区显然是没有兼顾好筛选人群,环境,量表功能及安全性。其实可以考虑国内外通用的,信效度更好的筛查量表进行症状筛查。
陈旭解释,目前临床上通用的筛查量表多为自测量表,多数都是选择题。而每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都经过长时间,大量的验证和调整,才被认可及确定下来。有多严格呢?量表中,每一个字,甚至标点符号,都是固定的,不可改动的,否则它的效度就会改变。
实际上,抑郁症筛查进校园的探索,早就开始了,也并非只有挫折比如,在广州,就有较成熟的模式。目前,广州市内中小学,高校普遍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小学生,从四五年级开始。理论上,孩子每年测一次。初一,高一,以及大一新生,测普遍需做一次心理测评。条件较好的学校,还会在抑郁症高发的春秋两季,开展相应的心理测评。
而所有的心理健康测评,基本都已经在线上进行。王锡雄是国内早将心理评估,心理危机干预上数字端的人员之一,目前广州市部分中小学所应用的心理评估的系统,正由他所在的智为心理团队研 发。
他介绍,教育主管部门会提供一些校园心理危机筛查工作指引,他们在结合各个地区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调整,后由学校专门的心理老师灵活选用针对不同时期,不同人群,选的量表都不同。通常,学校也会一次使用1~3个不同量表,让筛查更有针对性。孩子在学校做心理评估,一般流程是这样的----
1.班主任会事先跟学生交代三件事:
一,测评是为了了解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
二,测评结果保密安全;
三,以自愿为原则。
2.之后,学生们统一到计算机教室做测评,一般半小时内完成。3.如果学校没条件,也可以让孩子回家用手机或电脑完成。低年级也可以采用家长他评的形式。
类似的“泄密”并非个例,不少人有过相同的遭遇——在填写了真实的心里状况之后,自身情况被通知上到学院,下到辅导员和家长;因为老师过度关注,或同学过度帮助,导致隐私暴露,变成了“校园异类。”孩子的心思都很敏感,若早早被贴标“标签”在老师那里“挂了号”心理负担会不会更重?在技术层面上,王锡雄告诉记者,心理健康测评数据的保密严格,即便是系统开发者和运营人员,也无从获知。测评的数据结果,终只会向学校里具有专 业素养的心理老师公开,连孩子都不知道自己的结果。
在广州从事校园心理咨询工作多年的林弈老师,便是其中的核 心角色。她告诉记者,不单测评结果不能泄露,哪个学生造访过心理咨询室,也都需要保密。“当然,对于发现已有精神心理疾病可能的孩子,会如实告知校方,通知家长,但只局限于三方:校长,班主任和家长。”麻烦的情况,是结果显示“高风险”,又未到疾病范畴的孩子。这种时候,更需要班主任老师的配合。“我们会鼓励这些孩子到心理咨询室,但不能透露是因为心理测评结果,往往只能找点别的由头,旁敲侧击。”一位班主任老师这样告诉记者。比如,班主任会装作不经意,课下找学生聊天,或者让他来帮忙拿作业薄,顺便关心他,最近是不是心情不好啊,父母最近是不是给他学习压力了,不开心可以去咨询室找老师聊聊天,那里还有些小文具,诸如此类。与此同时,又不能让别的学生和老师察觉到弊端。而林弈表示,那些主动到心理咨询室咨询的孩子,都有自救的想法,通常也不会太排斥小范围的告知,必要时,林弈会先与学生沟通,获得告知老师或家长的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