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襄阳市人民广场奔泰阳光城
十楼1002室
邮箱:xfxidianxinli@163.com
电话:18986362581
传真:0710-3448881
襄阳心理医生,襄阳心理咨询机构,襄阳叛逆孩子学校介绍父母为什么不是第 一个发现孩子抑郁的人,主动提出看心理医生的,反而往往是孩子自己,为人父母,该如何听见少年的呼救?
终,女儿情绪升级,愤怒指责,母亲更是慌乱,无法应对。
这届家长,真的好难。尤其对孩子的情绪问题,既怕忽视了,又怕反应过度了,越关注越疏离。2021年12月,一位母亲在社交平台上的求助,狠狠戳中了很多人。她的问题很典型,女儿脾气越来越怪,究竟是因为太娇惯,是高三压力太 大,还是孩子已经出了心理问题?
字里行间,净是为母的忧愁。再细看她发出的10张母女聊天截图,那感觉——简直令人窒息!这条求助之下,网友们讨论得热火朝天,皆因太真实,太感同身受了!稍年轻的网友,读着女儿的倾诉与愤怒,纷纷表示眼泪都要掉下来了。他们谴责母亲的冷漠与不称职,认为她对女儿的内心呼救无动于衷,只会像机器人自动回复一般木讷。
年长的网友,则从母亲小心翼翼的语句中,读出她对女儿的百般忍让包容。偏偏女儿不领情,语气不善,一股脑发脾气,认为她刁蛮任性,不知感恩。更有部分中年网友,既能共情女儿痛苦无助的情绪灾难,又能理解母亲不得其法的苦苦沟通,阅读二人仿佛时空错位的对话,倍感两辈人相互无法理解的辛酸。
就此案例,记者采访到了襄阳市西典心理少年军校的李老师,希望她能给一些实用建议。
李老师表示,自己在军校看到过太多类似“交流不同频”的案例。她给家长的建议会是什么?
1、“不要急于对孩子的问题做回应。”
2、“有时候孩子只是想说一说,想表达一下。你们不知道该如何回应,这很正常,因为我们不是万 能的。这时候,我建议家长更多地去做一个听众。”
3、“如果能跟孩子产生共情,那么可以做一个交流;如果不能产生共情,可以坦白自己确实无法对孩子的想法感同身受。”
但还要告诉孩子——
提出看心理科的,反而是孩子
很多时候,面对情绪问题,孩子比家长更“成熟”。李老师告诉记者,来军校调整的亲子,往往都有一个相似的特点。有很大一部分家长总是不太愿意承认孩子有病。相反地,孩子则更愿意主动来求治。
军校心理咨询师张老师也向记者分享了一次工作经历,由于家长不愿承认孩子有病,差点酿成大错。小米是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常客。这个学习成绩优 异、安静乖巧的短发女孩子,有着较严重的抑郁倾向。初三之初,小米出现频繁的自残行为,张老师判断她情况恶化。张老师获得小米同意后,让校方与家长进行交流面谈,希望家长能带小米到正轨医院进行诊断和治 疗。小米很赞同这个决定,却遭到家长的坚决反对。家长认为她没病,只不过是:初三学习紧张,压力大,在撒娇偷懒罢了,看心理精神科只会浪费时间;休学更不可能,本来成绩就有些退步,怎么能缺课?几经沟通失败,校方也无法跳过家长为小米求医,只能让小米家长签署知情书。而就在那一年的暑假,小米在房间直播吃老鼠药自杀……幸得同学发现及时通知了老师、家长,一场悲剧才得以避免。小米的家长,也终于在血淋淋的现实面前,接受了事实。
信息社会的今天,有关各种心理精神疾病的知识,都已触手可及。然而,国内心理精神类医学的飞速发展,也不过几十年的事。在父母辈还年轻的时候,人们对包括抑郁症在内的许多疾病,有着朴素的同情、蔑视和忌讳。精神心理疾病患者,甚至被视为“疯子”或“傻 子”。在他们的潜意识中,难免还保留着对抑郁症的误解、偏见,以及浓重的病耻感。
是孩子太脆弱吗?是没有“稳定的父母”
儿童青少年的抑郁问题日趋严重。有人不理解,认为是现在的孩子太矫情、太脆弱了。李老师并不这么认为。青春期前后是抑郁症的高发期。“虽然抑郁症的病因尚不清楚,但能明确的是,与生物易感性及环境因素的复杂作用有关。”生物易感性指的是什么呢?父母一方有抑郁症或其他精神障碍病史,早产、窒息和缺氧等产前不良因素。至于环境因素,则主要分为两类:家庭养育不良和生存环境存在诸多不良因素。今时今日,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家庭结构亦产生了巨大的改变。随之而来的,是包括独生子女、网络成瘾等具有当代社会特色的家庭问题。另一方面,父母的厚望、学习的压力、升学的竞争以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都给儿童青少年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紧张、刺 激和心理压力。
养育环境不良:留守儿童,不被看见的生活
缺失照顾和关注,可能长久地成为留守儿童负面情绪与状态滋生的温床。此外,父母的忽略、过分补偿、过度疏离等行为,都会对孩子的成长与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家庭关系:三代不睦,朝令夕改跟老年人一起生活,三代同堂的家庭关系较三口之家更复杂。一旦两辈人之间斗嘴吵闹,关系不和,则容易引起孩子的应激反应;
另一方面,家人对孩子的态度不一致,则无法让孩子形成稳定、有安全感的依恋模式。外界因素:新冠疫情,被打乱的日常动荡的外界环境因素,也容易被忽略。譬如新冠疫情,时不时发生的零星疫情,时不时需要人们配合的健康监测,甚至是隔离,对孩子会形成负面刺 激、紧张和压力。
家长如何才能在孩子抑郁症发生之初甚至之前,做到早发现呢?又如何识别到孩子的呼救,避免意外发生?李老师告诉记者,她所在团队去年完成了相关调研究,总结了儿童青少年抑郁症被诊断前可能出现的一系列征兆。家长们不妨以此作为参考,日常中多关注孩子的变化。
A.活动兴趣下降,即便是过去喜欢的活动,从中体验到的快乐也减少了;
B.厌烦感增加;
C.社会退缩,譬如拒绝上学、学习成绩下降等;
D.自我评价变低,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做什么都做不好;
E.对拒绝还失败变得很敏感;
F.特别不能接受别人的评价,对中性和负性的评价特别敏感;
G.抱怨身体的疼痛,譬如胃疼、头疼等;
H.注意力不能集中;
I.睡眠和饮食模式发生重大改变;
J.脑子里充斥着与死亡相关的主题;
K.自残,出现自己伤害自己的行为。
青春期情绪波动和抑郁症,怎么区分
李老师:青春期的状态不稳定和情绪波动,都是境遇性的、非持续的、短暂的,通常不影响正常学习和生活。而且,这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也不会影响到孩子日常的学习、社交,不会出现前后明显的差异。抑郁症的诊断遵循严格标准,需要专 业医生的判断。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易疲劳是核 心症状,往往还会有伴随症状,譬如疼痛、失眠等。不稳定的状态,会严重影响孩子的社会功能,表现为学习成绩下降、注意力不集中、与朋友疏远、社交减少等。如出现这些情况,家长就要多注意了!
在军校里心理健康测评后,或观察发现孩子有抑郁症的蛛丝马迹后,接下来,该做什么?无论是“阈值下抑郁”的亚健康状态,还是怀疑已经罹患抑郁症,李老师呼吁:“量表评估只是诊断依据之一,家长定要先带孩子去医院看看。”李老师解释,不说毫无专 业背景的家长,国内的心理咨询师大部分都是教育学或心理学背景,极少具有医学背景,因此他们对疾病的整体把握还不是很完善。“像我们军校,无论心理咨询还是治 疗,都不接诊没有经过门诊评估和诊断的患者。”测评或观察,都可能有偏差。科学、安全,就是到医院去看精神科医生。
接下来,是需要使用药物,还是只需要调整日常生活、心理疏导,还是心理药物综合干预,医生都会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进行综合研判,做出医嘱建议。